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8篇
  免费   467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1081篇
工业经济   608篇
计划管理   1778篇
经济学   1761篇
综合类   806篇
运输经济   76篇
旅游经济   60篇
贸易经济   1178篇
农业经济   511篇
经济概况   1241篇
邮电经济   19篇
  2025年   9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458篇
  2012年   697篇
  2011年   1034篇
  2010年   936篇
  2009年   628篇
  2008年   652篇
  2007年   594篇
  2006年   644篇
  2005年   532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介绍了有线电视网中AM 光缆干线传输综合指标的分析与设计。由于DFB激光器间的非线性有较大差异,故引入了光链路这一参数。当把这一参数引入有线电视光缆干线设计时,可根据有线电视光缆系统不同传输距离、光接点的分配指标和光缆干线传输系统的实际情况,计算光链路损耗,以确定光端设备的选型,从而进一步确定光缆干线传输系统的设计,使得有线电视总系统指标给以保证  相似文献   
62.
最终控制人、债务融资与控制私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很多国家存在着最终控制人的现象。很多文献证实最终控制人的存在使得其可以利用对公司的控制权来进行对其有利的活动。通过建立一个模型来论证最终控制人的存在对债务融资的影响,结论是最终控制人的存在提高了债务比例,同时使得最终控制人在利用债务融资过程中获得的控制私利增大,侵占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63.
山西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据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的资源环境经济协调性,基于“两型”社会背景,提出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内容和模式。对保障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4.
1994年分税制改革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了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初步实现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由行政制衡向机制制衡的转变。十多年来,分税制改革取得很大成效,但分税制改革也遗留了中央与地方事权和财政支出划分不明确、中央与地方事权和财权划分不匹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不规范等问题。为此,迫切需要从规则约束和权力与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两方面深化分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65.
上市公司市盈率的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盈率指标具有重要作用,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市盈率的微观因素除了股利支付率、公司成长性和公司风险的一般因素外,还需要考虑流通股比重、盈利能力等。本文基于这样的考虑,利用面板数据对沪深2001~2004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表明各财务指标对市盈率的影响关系基本同假设一致,但有些关系不显著。意外地,净利润增长率与市盈率负相关,需要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来认识市盈率,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6.
王怡  孙菲 《技术经济》2012,31(5):77-81,86
利用1998—2009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截面数据,构建了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省域碳排放量与环境规制、经济增长、产业机构和居民生活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消费和环境规制均是影响我国碳排放量的重要因素,且前者均与后者正相关;我国的自发碳排放量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各省市的自发碳排放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高。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区域协调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比分析,本文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是对区域协调和区域发展的综合分析,其定量评价应该采用区域协调发展度.因此本文在欧氏距离协调度模型基础上,引入因子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改进了距离协调度模型,同时采用最优分段聚类法,构建了欧氏距离协调发展度聚类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湖南省14个地州市的区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8.
采用标准的技术相似度测量方法,定量测度了我国东西部各省份间的技术相似度,发现西部与东部省份之间存在技术结构差异,与北京和上海的差距尤其显著。分别以与北京、上海的技术相似度为基准,对东西部省份进行排序,证实了我国各省份之间的技术结构和地理分布、经济水平类似,东西部也是具有明显差异的。并通过分析东部省份之间、西部省份之间以及东西部省份之间的技术相似度水平,以找出西部各省潜在的技术转移来源地。  相似文献   
69.
[目的]从定量方面对江苏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对农业产业升级贡献结果进行研究,以准确把握江苏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方法]构建基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江苏省农业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以2007—2016年江苏省10年的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熵值法计算各年度每个指标权重以及各准则层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综合得分值。[结果](1) 2007—2016年江苏省农业产业方式转变取得了一定成效,处于良好的发展势头;(2) 2012和2014年江苏省基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农业产业升级增长最快,2016年出现大幅下跌,导致该下跌的原因是同时期农业集约型效益的大幅下降;(3)集约型升级和高效型升级对基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江苏省农业产业升级带动作用最大;结构合理型升级发展滞后。[结论]江苏省基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农业产业升级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加速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对于江苏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0.
皖江城市带的发展思路就是与长三角地区通过产业转移等互动发展。运用EF指数分析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地区的要素禀赋状况,发现皖江城市带在劳动、资本、农产品、教育、研发和旅游等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而长三角地区在研发、通讯、旅游等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并针对不同的要素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要素耦合方式,对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